对于心血管来说,年龄似乎是它迈不过去的一道坎。年龄增大,心血管也跟着越来越脆弱,发生卒中、心衰、心脏病的风险日益增高。
事实上,心血管“崩盘”并非一夜之间。一项35年新研究显示,它的健康和一生中3个年龄段直接相关。
▲图源:cinsumeraffairs
心血管“崩盘”的三个阶段
近日,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(JACC)》发表一篇综述,梳理了中青年人冠状动脉危险因素研究(CRADIA)迄今为止的重要发现。
▲图源:参考文献[1]
文章还指出,从健康青年期到中年时期,心血管会跨越不同的健康状态,主要分3个年龄阶段。扎心的是,自成年后,心血管健康状况就在走下坡路。
一生中,心血管健康的关键进程分为以下阶段:
▲图源:参考文献[1]
第1阶段
25岁~45岁,低风险
此时大多数人处于低风险,只有少数人具有极端风险或遗传风险。
大约5%~15%的人出现了早期疾病,比如糖尿病、高血压、亚临床心血管疾病和肺功能丧失、心脏结构/功能的变化。
这个时期的生活方式会决定心血管未来的风险、生活质量和医疗需求。
第2阶段
45岁~65岁,出现亚临床疾病
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总体面临着中等风险。20%~40%的人患有亚临床疾病,3%的人发生临床事件,认知功能开始普遍下降。
早期生活方式的影响,开始逐渐体现在当前阶段心血管健康的风险因素上。
第3阶段
65岁后,心血管事件开始出现
此时人们已经普遍面临心血管风险,医疗需求增加。
60%~80%的人有亚临床心血管病,15%发生临床事件,认知功能下降已明显能测量到。
该阶段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概率,主要受到成年期生活影响。
预防心血管病,这样做才行!
1.
合理膳食
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。但是有许多人的饮食并不科学,以为大鱼大肉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,其实不然。人的健康状况不同,饮食也应当有所不同。建议心脑血管病人养成以下饮食习惯。
1、增加纤维膳食
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。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、米糠、麦麸、干豆类、海带、蔬菜、水果等,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—45克为宜。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、大蒜、香菇、木耳、芹菜等。
▲图源:aicr
2、多吃鱼和鱼油
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,能够预防动脉硬化。大量摄取富含ω-3的鱼油可对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。国际营养组织建议:人们每天摄取2500千卡的能量,相应的应该摄取0.6—1克以EPA和DHA形式存在的ω-3脂肪酸。
3、多吃豆制品
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。常吃豆腐、豆芽、豆腐干、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,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。
4、此外应该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
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%以下。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200毫克—300毫克以下为宜。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,如动物的脑子、脊髓、内脏、蛋黄、贝壳类(如:蚌)、软体类(如鱿鱼、墨鱼、鱼子)。